什麼是Violin hips(小提琴臀)?
- 巴比侖小編

- 11月4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那間畫室的冷氣,似乎永遠也抵不過二十幾個人同時呼吸所產生的熱度,以及那種無聲的、集體的專注所帶來的壓迫感。我站在臺子中央,腳下的深色絨布傳來粗糙的觸感。空氣裡只有炭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像無數隻蠶在啃食著桑葉。我保持著一個略顯費力的姿勢,感覺汗水像細小的溪流,順著我的脊椎溝壑悄悄往下淌。
我的身體,成了課堂上唯一的教材。我知道我有著不符合標準比例的腿和軀幹,以及兩側內凹的髖部。這些特徵在過往的日常生活中從未困擾過我,但在這個我必須完全袒露的空間裡,它們成了被反覆檢視、需要被“校正”的對象。
那位美術女老師的聲音,總是尖銳地劃破沉寂。
“不對!看清楚了嗎?她的骨盆位置不是那樣的!”她快步走到一個學生的畫板前,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你們不能憑想象畫,要畫你們眼睛真正看到的!”
片刻後,另一個方向又會響起她的聲音,這次帶著更明顯的焦躁:“不對!她的身體比例不是這樣。她沒有正常的比例和曲線,重畫一次!”
“不正常”。
這個詞像一枚冰冷的針,精準地刺入我因保持姿勢而微微顫抖的肌肉裡。我渾身赤裸,汗水是我唯一的遮蓋,而這句評語卻比任何目光都更具穿透力。它不是在評論我的姿勢或線條,而是在否定我身體存在的根本樣態。每一聲“不正常”,都讓我感覺自己更像一個被擺放在這裡的異類,一個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錯誤範本。羞恥感混雜著汗水,讓我幾乎想立刻抓起袍子逃離。
那段時間,每次工作結束回家,站在浴室的鏡子前,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審視自己。那些被反覆提及的“異常”之處,在鏡中變得格外刺眼。我開始理解,為何有些人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如此不安。

學生素描時「正常」的軀幹大腿比例及「正常」的曲線

模特兒真實的身體,老師口中的「不正常的比例」及奇怪的髖臀曲線
那是我第一次當人體模特。
我真實的身體,其實是短腿、長軀幹,還有老師稱為「不正常」的髖凹。
後來我才懂,老師那句話或許只是談比例,但那堂課教會我的卻是另一件事:
我們的身體,從來不需要被歸入「正常」這個框架。
我們天生就不一樣——
有人曲線柔軟,有人骨感分明;
有人對稱,有人不規則;
有人被稱讚,有人被質疑。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在一個討論有著 violin hips (小提琴臀)和 hip dips (兩側髋凹) 的 論壇上大家討論著如何穿衣服來掩飾身材缺陷, 有位曾經當過人體模特兒的網友 說出了他的心酸經歷。
在論譠上,很多人都有相同的困擾,卻都不知道 這樣的身材曲線有一個名稱叫做小提琴臀,也有很人不知道 這其實可以透過手術修正的。

Violin hips(小提琴臀)定義
「Violin hips」是一種臀部與骨盆外觀形態,從背後看時,由腰部到大腿的輪廓呈現髖腰隆起,兩側臀部有內凹線條、臀部下方再向外擴,看起來像小提琴的外形。
這不是疾病,而是一種自然骨盆與脂肪分佈差異造成的體型特徵。

形成原因
造成腰至大腿外側曲線不連貫,像小提琴的內凹形狀,常見成因包括:
骨盆與股骨外側結構差異:先天骨骼骨盆較寬、或後天髖骨外張例如長期姿勢不良或肌肉失衡造成的假胯寛。
脂肪分佈不均:臀中肌或臀大肌外側脂肪較少,而髖骨上方與大腿外側的脂肪堆積較多形成的蝴蝶狀脂肦分佈,因此小提琴臀又稱作 "蝴蝶臀"。
減重或老化後脂肪流失:導致原本飽滿的外臀失去支撐。
肌肉張力差異:臀中肌、臀大肌發達度不同會使外臀上部略凹。
醫學上意義
屬於正常體型變化之一,與健康無關。
若想改善外觀線條,可透過臀中肌訓練或體脂重分佈(運動/抽脂/脂肪移植)達到更平滑線條。
如何改善小提琴臀
輕微的髖凹可藉由一些提臀動運動來改善,較顯著的脂肪堆積則適合做抽脂手術。如果脂肪堆積合併明顯髖凹,則需要抽脂合併臀部補脂。
改善輕微髖凹的臀肌訓練
(一)、消防栓式運動

1. 強化臀中肌與臀大肌
消防栓式動作能有效刺激臀中肌,幫助臀部更結實、抬高,改善「扁臀」或「外擴」的情況。
對於常坐著或久站的人來說,也能幫助重新啟動被忽略的臀肌。
2. 改善下半身線條
持續訓練可讓臀部更緊實、腿根更有曲線,同時減少「屁股下垂」或「大腿與臀部交界不明顯」的問題。
3. 強化骨盆穩定度與核心力量
消防栓式運動需要維持骨盆穩定,核心與腰腹肌會被動參與,有助於改善姿勢與下背壓力。
4. 預防膝蓋與髖部受傷
強壯的臀中肌能穩定骨盆與下肢排列,減少運動中膝蓋內扣或髖部代償,對跑步者、健身者特別有幫助。
(二)、臀橋運動

1. 強化臀大肌與腿後肌
提升臀部力量與線條,改善久坐造成的臀部鬆垮與腰痠。
2. 改善骨盆前傾、腰背壓力
訓練骨盆控制能力,有助於減輕下背負擔。
3. 提升核心穩定度
腹肌與深層核心會協助穩定動作,有助於預防運動傷害。
4. 改善姿勢與體態
有助於讓腰臀比例更明顯、曲線更流暢。
(三)、側臥抬腿

1. 強化臀中肌,穩定骨盆與髖關節
臀中肌是維持站立、行走、平衡的關鍵肌群,強化它能讓骨盆更穩定、步態更流暢。
2. 改善「膝蓋內扣」與下肢力線
對於跑步、深蹲或久站的人,可避免膝蓋往內傾、減少運動傷害。
3. 修飾臀腿外側線條
可收緊大腿外側與臀外側,使下半身更緊實、線條更流暢,對「大腿外擴」或「臀部外翻」特別有幫助。
4. 改善平衡與核心穩定度
因為需要控制身體姿勢,腹肌與核心會自然被啟動,進而提升整體穩定性。
(四)、腿部後踢

鍛鍊臀部: 強化臀部肌肉,例如臀大肌。
強化腿後側: 主要鍛鍊大腿後側肌群,如股二頭肌。
改善體態與靈活性: 平衡前後側肌力,有助於骨盆對齊並減少下背壓力。
預防運動傷害: 強化腿後肌群,有助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五)、深蹲

全身性運動:深蹲會動用到身體多個肌群,不只局限於單一肌肉的訓練。
鍛鍊部位:主要目標肌群包含股四頭肌、腿後肌群、臀部和核心肌群,同時也包含一些較小的肌群。
增強力量與穩定性:是增長腿部和臀部力量及圍度的基礎練習,同時也能增強核心力量。
多樣性:有多種變化形式,例如徒手深蹲、槓鈴深蹲、哈克深蹲等,可依據個人程度和目標調整。
(六)、蚌式開合運動

訓練臀部肌肉,雕塑臀型。
穩定骨盆,避免歪斜。
預防及改善「假胯寬」。
提升下半身穩定性,有助於跑步或走路時的穩定度。
舒緩腰下背疼痛。
(七)、弓箭步

強化肌力: 有效鍛鍊股四頭肌、臀大肌、大腿後側肌群和小腿。
提升平衡感與協調性: 有助於改善身體的平衡感。
增加運動表現: 也能訓練心肺功能,尤其是在跳躍或負重的變式中。
改善身體姿勢: 有助於改善整體姿勢,並有助於髖關節的靈活性。
手術改善小提琴臀
改善小提琴臀 : 抽脂合併臀部補脂

比較明顯的小提琴臀 通常是因為脂肪分佈不均 造成的 因此抽脂可以有效改善臀部外型比例、讓髖部線條更順暢。
手術重點:
抽脂部位選擇:
腰側(love handles)、髖部、大腿外側、下背部。
移除多餘脂肪後,能使臀線與腰線更明顯。
雕塑線條:
醫師會以「曲線對稱」為原則,控制抽脂深淺。
若術前評估僅抽脂無法完全改善髖凹,這很有可能是髖部髂骨過高及太寛,或是大腿股 骨內轉,導致位於大腿外側的「大轉子」骨頭向外突出 (假胯寛),此時就 需配合脂肪移 植,將脂肪補到髖凹處,使得整體線條變得更順暢。
自體脂肪移植(Fat Grafting)填補髖凹
目的: 補足髖凹區的脂肪,使腰臀線條平順圓潤。
脂肪來源:從腹部、大腿或腰部抽取脂肪。
脂肪純化:經離心或過濾後,只留下健康脂肪細胞。
脂肪注入:以多層次、扇形分布注射於髖凹區及外臀。
醫師會分層注射,以達自然過渡效果。
恢復期:
術後穿塑身衣3天以幫助皮膚貼合與線條固定,但在補脂的地方則避免壓迫和按摩。
腫脹約 2 週內消退,最終效果需 2–3 個月穩定。
術後照護:
避免壓迫移植區(例如久坐或趴睡)。
移植物穩定約需 3 個月,部分脂肪會被吸收(約 30%)。
可視需要於 3-6 個月後進行第二次補脂。
理想的改善方式通常是 「抽脂 + 自體脂肪填補」:抽脂可塑造曲線比例,自體脂肪可修補髖凹,打造圓滑流暢的臀線。
最終效果:腰部收窄、臀部外緣平滑、髖線連貫,形成心型臀或蜜桃臀,視覺上更接近「沙漏身形」。
▲官網線上預約諮詢
▲官方客服請搜尋@ilv9946h
▲更多手術案例
巴比侖診所 Babylon clinic
02-27002611 / 0905-868-019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5號3樓之3



